会员登录 - 用户注册 - 设为首页 - 加入收藏 - 网站地图 95年总决赛高清全场回放!

95年总决赛高清全场回放

时间:2025-07-05 07:29:18 来源:蹉跎时日网 作者:知识 阅读:656次

  “三夏”时节,三夏各地正抢抓农时,生产田间沃野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。线观

  “麦到小满日夜黄”,察智每年小满过后中原大地便进入了“麦收时间”。业慧

  

  5月21日,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芦庙乡合庄村村民收拢刚收获的三夏小麦。新华社发(赵永涛摄)

  夏收顺利,生产离不开智能收割机帮忙。线观记者在河南省南阳邓州市腰店镇看到,察智一望无垠的业慧金色麦田里麦浪阵阵,机声隆隆。丰收6台小麦联合收割机正一字排开,三夏在麦田中“过招”,生产比拼机收减损水平。线观这场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标志着当地小麦迎来大面积机收。

  河南省邓州市农业机械技术中心主任王蕊介绍,通过大比武活动,真人直播秀直播nba免费观看机手们相互学习,取长补短。在后续的小麦机收工作中,不仅要持续做好机收减损,更要将农机安全生产牢记心间,确保小麦收获工作安全、高效圆满完成。

  

  在河南省南阳邓州市腰店镇,智能收割机正在进行收割作业。新华社记者 姜亮、尚昆仑 摄

  作为全国小麦第一大省,河南省8500万亩小麦从南向北陆续进入成熟收获期,开始迎来大面积机收。邓州市罗庄镇小麦种植面积达6.58万亩,是河南省较早开镰的地区。近年来,当地持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,章鱼tv体育直播改善农田灌溉和排水条件,积极推广优质高产小麦品种,组织无人机开展病虫害防治,为小麦稳产奠定基础。

  河南省邓州市罗庄镇农业中心主任张纪昌说,机手服务热线可以协助解决矛盾困难,另外,机手服务群里也会及时发布小麦收获时间。

  在粮食收储方面,罗庄镇的12家粮食收购商已做好准备,当地5000吨粮仓已经腾仓完毕,全镇6套烘干塔已全部调试完毕,日处理能力达500余吨,为小麦的及时烘干、妥善储存和销售提供保障。

  “目前从机械组织、粮食收购到志愿服务,我们都已准备就绪,全力保障“三夏”生产顺利进行。”据河南省邓州市罗庄镇党委书记吕兴让介绍,他们还提前谋划了玉米、大豆、花生等秋季作物的种植工作,通过宣传推介新的种植技术和项目,为全年粮食丰收筑牢根基。

  

  河南省邓州市罗庄镇的粮仓已经腾仓完毕。新华社记者 姜亮、尚昆仑 摄

  今年“三夏”期间,河南全省计划投入农机400万台(套)以上,其中联合收割机20万台,设立400多个跨区接待服务站,全力保障“三夏”生产。

  目前,南阳市淅川县、唐河县,信阳市光山县、潢川县等地也已进入收获季。据统计,截至5月20日17时,河南全省已收获小麦614.8万亩;20日投入联合收割机3.38万台。

  河南省信阳市农机中心副主任郭宇介绍,今年全市小麦种植面积490多万亩,目前已经陆续进入大面积收割,全市农机部门共组织了大概1.3万台联合收割机投入作业。天气正常的情况下,预计一周内可以大头落地。

  

  这是河南省邓州市夏收现场。新华社记者 姜亮、尚昆仑 摄

  受气象状况影响,我国南北多个粮食产区遭遇冬春连旱,一些重点水库水位偏低。多地、多部门正采取多种措施,全力抗旱保供水。

  实现夏粮稳产,需要有效灌溉。江苏省水利厅科学统筹水资源调度,继续做好调水、蓄水、保水工作,依托长江来水,沿江泵站全力调水,今年以来已累计引江131亿立方米,为近五年同期引江量的2倍,“江水北调”“江水东引”“引江济太”三大调水系统持续引水抗旱。

  江苏省水旱灾害防御调度指挥中心正处级督察专员尤迎华告诉记者:“下一步,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全省河湖库水位变化,加强与气象、农业农村、水文部门沟通联系、信息共享,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调度。同时,密切关注降雨情况,在确保河湖不超警戒水位、水库不超汛限水位的情况下,尽量多蓄水。”

  

  5月20日,在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(扬州市农科院)试验田,农民驾驶收割机收割小麦(无人机照片)。新华社发(任飞摄)

  实现夏粮稳产,需要科学灌溉。

  在南京市浦口区兰花塘高标准农田里,小型田间气象站可以自动监测农田环境温度、湿度等,农业生产中的病虫害防治、农作物灌溉有了更多科学依据,管理人员看一眼手机就知道小麦是否需要“喝水”。南京众鑫丽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邵名文是种田“老把式”,如今已习惯使用农业新技术。他说,手机一点,水就到田里了,“一键”实现农田灌溉,十分方便。

  

  河北省沧县刘家庙乡,滴灌管正为麦苗精准输送水肥。新华社记者 张硕 摄

  实现夏粮稳产,需要精准灌溉。在河北省沧县刘家庙乡,拇指粗的滴灌管正为麦苗精准输送水肥。而麦田的水量控制,依托于AI智慧农业数字管理平台。

  河北垄亩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员孙健表示,有了这个平台,管理麦田轻松多了。过去需要大几十人,现在只需一个人就能搞定,而且通过手机终端预警,管理也会更加精准。

  

  农户通过AI智慧农业数字管理平台管理麦田。新华社记者 张硕 摄

  中央气象台预计,5月下旬,夏粮产区大部分时段以晴或晴雨相间天气为主,连阴雨风险较低,总体利于冬小麦和油菜成熟收晒。6月上中旬,夏粮产区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略偏高,总体利于麦收顺利开展,但可能出现局地强对流天气,需加强防范。

  

  5月22日,农机手驾驶收割机在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地方镇田间收割小麦。新华社发(武纪全摄)

  统筹:吴炜玲

  编导:赵世芸

  记者:姜亮、尚昆仑、赵久龙、毛俊

 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

(责任编辑:综合)

相关内容
  • 经销商业绩翻盘战:跟着体动吃透800亿运动消费红利!
  • 【小新的Vlog】跟着老外解锁23℃的“中国氧都”,吸氧式避暑有多爽?
  • “洋雷锋”勇救落水者背后:俄罗斯姑娘的中国功夫梦
  • 贵州榕江洪水退去 “村超”球场等清淤工作正在进行
  • 时尚服装图片大全学生女装(时尚服装图片女装图片2020)
  • 重点工程建设“加速跑” 铁路网不断织密带动区域经济迸发新活力
  • 农业科技更接地气,听科技特派员讲下乡故事
  • 【“中国游记”第一季?】中国建筑有多绝?看老外惊叹脸就知道!
推荐内容
  • 从吸收引进到自主创新 珠海光刻胶点亮“中国芯”
  • 尺素金声丨这张“晴雨表”里,有中国经济向新向好的节拍
  • “影”领夏日!超60部佳片来袭,暑期观影指南请查收→
  • 【中国那些事儿】多国商界领袖和专家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:中国已成为全球创新中心
  • 看看!金融理财专业人士是如何评估艺术品投资的! 收藏资讯
  • 【“中国游记”第一季?】中国建筑有多绝?看老外惊叹脸就知道!